——江西省会昌县国有林场改革纪实中国绿色时报4月10日报道(记者钟南清通讯员汪振兵)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在登上江西会昌山时曾写下《清平乐会昌》的光辉诗篇。
如今,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精神仍在传承。会昌县在全省率先完成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在不卖一棵树的情况下,财政出资1.3亿元,将8个国有林场整合重组为湘江源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生态公益林林场、凤凰岽商品林林场3个单位,单位性质由企业转为事业,妥善安置1226名职工。今年3月,《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深入会昌县湘江源自然保护区等原有林场林区一线,深入了解会昌县国有林场改革重组背后的故事。
会昌县林地面积331.04万亩,森林覆盖率79.47%,林木蓄积量845万立方米,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据县林业局副局长马斌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开始控制采伐量,县里的国有林场经历主伐期后只剩残次林,基本无可采资源,职工工资常年拖欠。
2009年下半年,国有林场改革在会昌县开始酝酿。县财政拿出1.3亿元整合机构、安置职工、理顺债务、优化管理。有了县财政的兜底,林场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民生有保障,生态同步改善。现在,国有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比2009年增加了20万立方米。会昌县按照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以人员安置为前提、以资产盘活为途径、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要求,通过多项改革举措,建立政府融资平台,全面转换职工身份,处置资产还债重组。
改革期间,县里从发改委、人劳局、信访办等单位抽调人员成立办公室,负责职工信访工作,对改制职工来信来访按有关政策耐心解释,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2013年,会昌县将会昌山林场和板坑林场整合重组为会昌县湘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21.48万亩,共有38名在岗职工和3个管护站。
湘江源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主任高木林告诉记者:原来林场围绕职工工资、单位运作,搞得焦头烂额。改制后,我们的精力都放在了资源保护和森林培育上。
心情好了,工作顺了。湘江源自然保护区的22名护林员,每人管护的面积约8000亩,每个月除8天的调休假期外,都要按时去巡山。能骑车的地方就骑车,路窄的地方就步行。
路途漫长,护林员有时候就自带干粮上山。护林员肖枫说:以前在林场工作,经常发不出工资。林场改制后,我通过考试返聘当了护林员,工资由县财政发放,还解决了社保和医保,没有了后顾之忧。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
为了林场后续发展,会昌县先后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使林场职工受益。县公益林岗位优先聘用林场改制职工42人;将住房困难职工纳入林场危旧土坯房改造项目,实施危改房470套;鼓励有能力的林场职工自主创业,利用荒山荒地种植用材林,符合条件的享受每人2万元政府小额贴息贷款和用地资金补助。
肖建斌原来是会昌县永隆林场的职工,下岗后在麻州镇桃风村租了300多亩荒山种毛竹,当时享受了3万元小额贴息贷款、每亩150元的低改补助,领取了毛竹专用肥和增长剂,还摇号购置了贡江花苑的保障房。现有竹山每年可以采伐250吨左右的毛竹,纯收入在6万元左右,比改制前在林场上班翻了好几番。今年55岁胡宗宝是会昌县原庄口林站职工。
2011年转制后,他在庄口镇禾坑村租了400多亩荒山种植湿地松,得到了每亩100元的补助、5万元的无息贷款、5万元的有息贷款和一套安置房。如今,胡宗宝种植的5万株湿地松都已郁闭成林。
他告诉记者:以前我在林站从事营林工作,现在将工作经验用于造林,邻近乡村的许多林农都来向我学技术。保护好林场的森林资源,守住国家的生态底线是会昌县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目标。
国有林场改革后,会昌县重组成立了凤凰岽商品林林场,负责接管原清溪、龙须岽、晓龙、永隆、凤凰岽林场和庄口林站的15.15万亩商品林林地、林木及相关土地、房产。今年,会昌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商品性林场的资源进行改造和经营。凤凰岽商品林林场今年的任务是,对有望成材的1万亩林木实施抚育、间伐、施肥,对4万亩战略储备林实施封山、封改、封造,对近7万亩低产低效林实施更新改造,高标准营造松、杉速生丰产林及名贵阔叶树。场长陈先志说:林场重组后,我们除了要保护和培育好森林资源,还要积极探索发展中药材、名特优珍贵经济树种、森林旅游项目,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当前,林场职工工资和各项经费由县财政全额拨款,重组后的林场逐步推行新的经营理念,并创新管理模式。不能乱砍一棵树,已成为会昌县改制林场职工的共识。
结束伐木经济,转向生态公益事业的国有林场要如何转型是他们面临的新课题。
本文关键词:中欧体育(Zoty),中欧体育网页登录入口下载,中欧体育全站app,zoty中欧体育官方网站,KOK中欧体育下载
本文来源:中欧体育(Zoty)-www.charkee.com